標籤

顯示具有 美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美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9月16日 星期五

畢業之後想留在美國?全方位解讀美國簽證

畢業之後想留在美國?全方位解讀美國簽證




編者按:一般留美的學子最後留在美國的順序是:CPT-OPT-H1b-綠卡。


本系列會以這個順序具體介紹每個身份。
來美留學,看似只是學業的開始,其實還是學習各種法規規章的開始。本系列為你解讀留美學子常見的留美之路上需要面對的各種身份,方便打算畢業後留下工作乃至移民的同學提前有個規劃;那些打算畢業後回國發展的也看下關於CPT和OPT的部分,畢竟以後都是要就業的,還是應該了解相關法規,萬一在美國有合適的實習機會,不會錯失良機。
大家一般都聽說過的兩個身份是:綠卡和H1b。而可能沒聽說過的兩個身份叫做:CPT和OPT。這兩個身份是學生期間在美合法打工需要申請的工作許可。
你也許要問,什麼?難道不能隨便打工來補貼生活費嗎?
沒錯。作為外國人,要在美國工作,首先得獲得美國政府的批准。並不是任何一個人,美國公司隨便就可以招來幹活。公司必須驗證socialsecurity number(相當於中國的身份證號),必須確保這個人被允許在美國工作才可以。僱傭非法移民的公司當然有,就像走私偷渡一樣,再怎麼禁止都有人做。但只要你不是美國人,無論你學歷高低,無論你是男是女,無論你是做IT工程師還是做廚師,如果要在美國工作,跟非法移民的區別,就是要拿到工作許可(work authorization)。
一般留美的學子最後留在美國的順序是:CPT-OPT-H1b-綠卡。本系列會以這個順序具體介紹每個身份。註:本系列的目的是掃盲,並不涉及具體每一個工作許可如何申請,且主要針對的是full-time F-1學生。
CPT
CPT(Curricular PracticalTraining) 是學習期間進行校外打工時用的工作許可,如帶薪實習的課程。因為是學習期間用的,所以要在沒畢業的時候申請。
一般學校都規定在抵美9個月(兩個學期)之後才可以申請CPT並開始在校外打工,打工內容需與專業相關,且對工作時長有要求,還要獲得國際學生辦公室的批准並更新i-20。
提交CPT申請的F1學生必須出示僱主的證明信,但是CPT申請不需經過移民局的批准。只要所在學校的國際學生辦公室認可,並在其I-20上註明CPT的起止時間,以及僱主名稱,CPT申請就算獲得批准。
值得注意的細節有:
① 申請CPT之前要先拿到job offer;
② CPT申請被批准之前不可以開始工作,但這個申請周期並不短,甚至可能需要2個月;
③ 最長可以申請為期12個月的CPT,但超過12個月就會取消OPT資格(關於OPT,後文會有解釋),所以最多只能用364天;
④ CPT分為part-time和full-time兩種。美國移民局表示所謂的part-time是指一星期工作20小時以內,只要超過這個時數,既便是一個星期只工作21個小時便算是full-time。這對於以後畢業工作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在校時要慎用自己的CPT,多和國際學生辦公室溝通,以免將來OPT可能申請不到或是有效時期不滿一年;
⑤ 如果已經修滿畢業所需要的學分(除去final thesisor final research外),就不能申請CPT了。因此第四個學期要做論文或者研究的同學,注意考慮CPT的時間問題;
⑥ 申請批准後會收到一張EAD卡,這張工卡是你能夠合法打工的證據,上面會寫明你的個人信息和有效期。收到後要仔細核對上面的信息,一旦有誤立刻通知移民局修改。
與本專業相關的工作並不好找,可能有同學想打零工補貼生活費,比如老前輩們常做的在中餐館當小工。但是注意哦,在滿足申請CPT的條件之前,同學們只能在校內打工做on-campus job,在校外打工屬於非法行為。關於什麼才算是校內打工,請諮詢國際學生辦公室。
OPT
OPT (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 是給畢業後校外打工用的工作許可。在學業結束後,美國移民局人性化地給了1年的合法滯留期,用來給大家實習用。但OPT這個東西,不是你在家等著,就自動送上門了,你的檔案就自動更新了。OPT是要你自己抓緊時間在畢業之前就去申請的一個身份。細節在下文會有詳細展開。
OPT期間的身份很尷尬,因為OPT本身不是一種簽證,因此大家的身份還是F-1學生,但又因為已經畢業,所以很多時候(比如買保險時)又不被認為是學生身份。
相比CPT,OPT的好處之一就是,申請時不必要有job offer。另外,OPT期間的工作也不要求有工資,volunteer形式的工作也可以用來維持身份,只要達到每周20小時的標準。OPT作為一種短期的工作許可,條件雖然比CPT寬鬆許多,但是仍有很多限制。
何時開始OPT
一般提倡在畢業前3-4個月申請。 但也不能提前太早,比如提前半年多就申請,移民局有不給審批的可能性。比如,假設你是6月份畢業,應該在同年2月底準備好全部資料,3月的時候寄出資料, 等待OPT批准(批准後同樣會收到EAD工卡)。
隨著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的越來越多,暑期畢業這個熱門時間段內OPT的審批速度也會大大降低,甚至可能超過3個月才能批准下來,因此,提早遞交申請能讓自己的審批更快。
申請OPT需要哪些資料,在各校的國際學生辦公室都能查到相關信息。
在這裡,談一下對於OPT一個比較熱門的,也比較難做決策的問題:OPT的開始日期選在什麼時候好呢?
這個日期的起始日,不是你想啥時候開始就啥時候開始,它必須是在畢業日之後的60天之內的某一日。為什麼是60天呢?因為畢業後的60天,是美國政府給你時間讓你捲鋪蓋走人的時間。
美國政府比較「仁慈」地決定,你要想走前在美國土地上旅個游,訪個親戚啥的,也別給你搞的太緊張,給你60天時間夠你最後一得瑟了。60天後,如果還沒有轉成OPT身份,那你就必須離境,否則就是「黑」下來了,是非法居留。注意:這段得瑟期,不管是一天也好,59天也好,都不允許給任何公司工作,連做志願者都不可以!因此,在申請OPT身份的時候,就需要選擇OPT開始日期。無論選的早,還是選的晚,都各有利弊。
如果選的很早,比如剛一畢業OPT就開始了,那你在美國合法居留的時間,就自動少了兩個月。因為,如果你的OPT是12個月,則實際可以畢業後待14個月:60天的最後得瑟期+ OPT的12個月。
但是如果選的晚了,比如畢業後的第59天開始OPT,那麼如果如果在這59天內找到工作了,你卻不能馬上開始工作,要活生生等到OPT開始的第一天才行。大多數僱主不會喜歡一直這麼等著的。
總結:OPT的開始日期之所以不好選,就是因為要在最大化拖長留美時間,和儘快找到工作這之間,做出權衡。至於怎麼做決定,就要問問你自己,你認為你什麼時候能找到工作。
一個常見問題:我的OPT申請太晚了,60天的得瑟期已經過了,OPT還沒批下來呢怎麼辦啊?這種情況下,只要你收到了回覆信,說收到了你的申請,那麼你就可以繼續合法留在美國,直到OPT申請批下來。這時你的OPT實際時長可能會少於12個月(因為在申請開始的那個日期之後才批,所以是從批准日開始算起)。如果OPT申請被拒了,那麼從悲劇之日開始,你還有30天的時間收拾行李回國。
OPT期間的規定
OPT辦下來了,工卡(EAD)拿到手了,是不是就萬事大吉,有一年時間好好找工作了?不是。
從OPT開始的第一天,你只有90天的時間可以處於非僱傭狀態。如果非僱傭狀態超過了90天,OPT身份就自動失效,必須60天內離境,否則就是非法居留。60天內你可以趕快轉換身份,從OPT身份跳到別的身份。常見辦法有:進入社區大學,轉回F1身份;或者學更高學位,比如博士博士後。
那麼,什麼才叫非僱傭狀態呢?就是沒有工作的狀態。要麼在90天內找到個正常工作,要麼找到個實習機會,否則就玩完。
那這90天必須是OPT一開始的90天嗎?不一定。法律規定,在OPT的12個月裡,只要沒工作狀態總共不超過90天就行,至於你哪個月有工作,哪個月沒工作,無關緊要。不過,如果兩份工作之間的失業期不超過10天,那麼這段時間就不必算在這90天內。
另外,OPT的工作或實習,可以給多個僱主工作,拿不拿薪水都可以,都算合法。但!——都不得少於每周20小時,低於這個數字,就不算作你有僱傭狀態,你就又被打回原形,成非僱傭了,這些非僱傭狀態的日子,都要算在那個恐怖的90天裡,90天的數量一旦積滿,你就又成了之前說的「玩完了」。
而且OPT期間找到的這個工作還必須跟你的專業相關,不然國際學生辦公室不給你出新的i20,移民局不會批准你的申請的。不過要是工作內容和所學專業不相關的話,一般人也找不到工作吧?多多少少總會有聯繫的,申請的時候就要靠你自己來組織語言了。
不過,移民局並不會查實你是否「真的」在工作,這個90天的計算是根據你自己通過國際學生辦公室報告出來的。因此很多同學迫不得已之下會去找導師出具offer,或找其他的掛靠方式,算是能夠報告說自己有了工作,然後一邊在實驗室做volunteer,一邊找工作。
原本申請OPT要求一人只能申請一次,現在則是不同階段學歷的學生只允許申請一次,即本科和碩士的OPT是分開算的。每獲得一個新的學歷即可申請一次OPT。但是,如果同一層次的學位你讀了多個,比如說讀了好幾個碩士學位,那麼一年的時間長度,指的是所有的碩士學位加在一起總共一年,而不是每個碩士都有一年。
OPT延期
2008年4月美國移民局宣布,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學生申請OPT延期,時間為17個月。符合條件的專業包括: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統稱為STEM專業)。這樣,STEM專業的學生便有了長達29個月的實習期,可以大大緩解H1b申請的困難。而大多數文科同學,沒有這個優待。
但是這個延期的要求和普通OPT期間並不相同。
首先,申請OPTextension的條件是工作的公司必須是E-verified,即僱主必須加入E-verify系統。E-Verify雖然是一個新名詞,但是這樣一個系統已經存在數年了。該系統是移民局和社會安全局共同發起並維護的。通過E-Verify,僱主可以查證新雇員是否可以在美國合法工作。只要將雇員的名字輸入該系統,就可以查到名字與社會安全號碼是否相符合。如果該雇員不是美國公民,該系統還可以查到他(她)的工作許可是否還在有效期內。截至2013年,已經有超過48萬個公司加入了該系統。
其次,一旦獲得延期,你可以有長達120天的失業時間,只是這120天要從OPT起始日開始算起。比如,你在OPT開始之後40天找到工作,一直工作直到延期開始後的2個月,這時失業了,那麼在剩下的15個月裡,你還有120-40=80天的合法失業狀態。
另外,OPT Extension期間,必須定期向移民局匯報僱傭狀態,包括何時開始工作的、目前的僱主地址和電話、e-verify number是多少。所以一旦被公司解僱,是無法一直利用漏洞來掩飾失業狀態的。
OPT延期的初衷是給那些沒有申請到H1b的同學一個來年再申的機會,因此申請延期的同學應該是已經有了工作的。要先有e-verified公司出具offer,並提供e-verify number,才可能批准延期。有的同學在申請的時候填錯了e-verify號碼,導致申請被拒,而在審批期間OPT已經過期。此時必須馬上停止工作,並在被拒日期之後30天內離境。在這30天內可以申請MTR (Motion to Re-open),重新填寫正確的e-verify號碼,往往可以重新批准延期申請。
OPT期間能不能回國?
同學們關注最多的就是這件事。雖然移民局同意OPT期間可以合法打工,但海關並不這麼認為。上文說過,OPT仍使用F1簽證,因此回國(包括出美國國境去其他國家旅遊)後再試圖入境美國時,海關可能認為你的program已經結束了,沒有必要再進入美國了,因而拒絕入境。這樣的風險是存在的,因此國際學生辦公室往往會建議大家OPT期間最好不要出美國國境。不過,只要有offer letter和公司需要你要回去繼續工作的證明,一般就可以回國並順利返回美國,這一點是許多前輩親身經歷的。
注意:OPT期間如果沒有工作offer,回不來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所以,正在看本文的那些還有F1身份的同學們!在學業結束前將出境旅遊這件事規劃好吧!
H1-b
好不容易在OPT規定的90天裡找了工作或者實習,先幹著了。90天的恐怖期算是凍結住了,那麼餘下要擔心什麼?擔心你OPT是會有結束的那一天的!所以,下面的問題就要琢磨怎麼再次轉換身份。
移民法規定有這麼幾個選項:親屬移民,投資移民,結婚移民,工作移民,特殊人才移民,政治庇護宗教庇護,參軍移民等。親屬移民需要你直系親屬在美國有綠卡,或者是美國公民。投資移民要50-100萬美元,給美國工廠神馬的投資。特殊人才,是你有國際大獎,在國際刊物發過論文,或者是個有國際知名度的演藝明星等。結婚移民,需要和美國公民結婚。辦理政治庇護和宗教庇護,要拿出國內欺負你的證據來,而且再想回國就不方便了,被國人一度認為是最無恥的一種留美方式。參軍是這兩年剛修改的法案,參軍至少要服役3年,服役6個月後有資格辦理移民。參軍這事後文細說。
對於大多數普普通通的留學生來說,最靠譜的一條路就是:爭取H1B工作簽證,繼而申請綠卡。於是乎,H1B這個神奇的東西,就成了糾結無數留學生心臟的大炸彈。
H1b簽證概覽
首先的首先,不是有了工作就可以去申請H1b簽證的!
因為工作簽證無法自己去辦理,必須獲得那些能夠sponsor簽證的公司的offer,才能在公司法律顧問的幫助下申請。為什麼不能自己去辦呢?因為這個簽證申請需要公司來提,還要把招聘職位展示出去、並且沒有招到合格的美國人,經過一些繁瑣的過程,還不得不請律師來指導公司操作、處理文書。當然,不請律師僅靠DIY拿到簽證的人也有,不過必須以跟公司徹底溝通、完全弄懂移民局和勞工局的要求為前提。小編非常不建議DIY,因為僱主未必願意把公司的財政狀況甚至個人財政狀況提供給你作為申請材料。
都說現在美國經濟低迷、工作難找,其實難找的不是工作,難找的是「正經工作」,是那些可以贊助你H1B工作簽證的公司。就我自己的面試經驗看,很多公司本來把我的簡歷拎出來了,準備第一輪電話面試了,一聽聞我不是美國人不是綠卡持有者,一聽聞我將來需要工作簽證——他們立刻就眉頭一皺,話鋒一轉,支支吾吾地把我給拒掉了。就算第一輪沒拒掉,接受面對面的面試了,你說他們是傾向選擇一個不需要任何法律手續的美國人呢,還是傾向選擇一個要辦種種麻煩文件的外國人?——如果你不是比美國競爭者好出很多很多,人家幹嗎選你?要知道,公司給你辦H1b,是要出一大筆申請費的。
就職業內容來說,是不是什麼樣的工作都可以找?我「屈尊」去酒吧當服務員可以嗎?不行。你找的專業,必須是和你在學校學習的專業相關的。不但如此,如果他們選了美國人,他們可以把工資壓低;但是,如果他們要選你,就必須符合一個移民局定的工資標準線,如果不夠這個線,移民局就不會批准你的工作簽證,因為移民局認為你在搶美國人的飯碗。也就是說,你想降低標準當廉價工——都還不行呢!
話說費勁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肯給你辦H1B工作簽證的僱主了,是不是就一勞永逸了?不是,H1B也要受限制。受啥限制呢?時間和名額的限制。
H1b時效
H1B有三年期限,三年之後可再續簽三年,6年之後根據綠卡申請的進展,可以延續。
每年4月1號,是移民局開始接受審理H1B工作簽證的第一天,每年的10月1號,是H1B的持有者可以開始工作的第一天。
換言之,假設你4月1號提交H1B申請,5月1號獲得批准,你還不能以這個H1B身份去工作,你得等到10月一號。有人說,那就等唄,半年又餓不死,實在不行讓老爸老媽出錢支持下。可是,咱等是沒問題,你問問人家僱主願意不願意憑白等你半年?
還好,由於留學生的OPT身份和H1B身份有交集,在10月1號之前,你可以繼續以你的OPT身份,去給你的H1B贊助者(僱主)工作。直到10月1號,你的身份正式成為H1B。
細心的同學可能發現,這中間可能存在一個空檔期,也就是傳說中的「GAP」。
大多數留學生是6月畢業,就算選擇最晚8月才開始OPT,那合法身份到第二年的8月就結束了,可是H1B工作的身份到10月1號才開始,這其中的GAP可咋辦。很多年前,無數的留學生都死在這個GAP上了,要麼硬拖到8月才畢業,要麼轉去社區大學,糾結等待,要麼先回國「躲避」一段時間,10月1號再重出江湖。
值得慶幸的是,這個GAP終於被近幾年的新法案修正了。只要你在OPT結束前,已經遞交了H1B的申請,並且獲得批准,你不必苦等到10月1號,就可以給僱主工作,空檔期不再有影響。
H1b名額限制
每年全美國只給出6萬5千個H1B名額。
全美國的留學生,還有那些還沒來美國境內的外國人才,都在競爭這6萬5千個名額。先到先得,名額都向有資格的人發光了之後,移民局就不再接受H1b的申請,也就是說,即使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了給H1b的工作,你也可能因為名額用光而且OPT到期最後無法留在美國。為什麼會這樣?
上個世紀若干年前,美國政府每年分配的h1-b名額(quota)就是65000。後來IT行業發展火爆,出現大量人才缺口,柯林頓主政期間,在98年把名額暫時提高到了115000,到了2000年IT行業高峰破滅之前,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95000。當時的就業形勢火爆,是個人就學計算機,隨時可以申請h1b,然後幸福的拿到高薪。
IT泡沫崩潰之後的幾年,就業困難,每年都有很多H1b名額被浪費掉,美國政府也認為沒必要保持這麼大的數字,於是2004年縮成90000,2005年一覺回到改革前,重新變成65000。好在政府大發慈悲,最後又補充了20000個名額給advanceddegree持有者,有美國授予的碩士或者博士學位的,既可以申請這20000個高級名額,也可以申請65000個普通名額;如果沒有美國授予的碩士或者 博士學位,就只能申請普通名額。
還有,這65000個名額里有6800個是預留給新加坡和智利的兄弟姐妹們,所以咱們中國人和印度兄弟們能申請的,就只有65000-6800約等於58000了。
時至今日,h1b還是保留了同樣的規模。
然而,隨著國際學生(主要是中國和印度的學生)逐年增多,而且美國經濟重新復甦,H1b的名額又開始不夠用了。
2009財政年度第一個星期(04/01-04/07/2008)五個工作日內,收到了163000多份申請,其中申請高級名額的有32100多份,H1b簽證再次被申爆!移民局沒辦法,所有人一起抽籤,如果你有美國研究生學位,你先參加20000個名額的抽籤,機率是20000/31200=62.3%;如果失敗,你加入剩餘的大軍再抽一次簽,機率大約是44%。總的看來,只要有美國研究生學位,拿到工作簽證的機率是8成;根據warald所知,的確也有人拿了美國的學位,但是沒有拿到工作簽證。此外,也有人根據自己同學申請h1b的結果,很懷疑移民局第二輪抽籤不是機會均等,而是傾向於給有高級學位的。
緊接著美國經濟再度低迷,人人都在抱怨經濟不好。我想說,經濟不好算是幫了留學生了。往年經濟好的時候,名額輕易就滿了,剩下的就靠抽籤了,看誰幸運。如今,經濟「終於」不好了,工作是難找,可你一旦找到工作了,有大把的名額等著呢。2010財政年度,儘管高級名額在一周內接近用完(這個可以理解,只要有學位,肯定申請高級名額),但是普通名額一直持續到12/22/2009才用完。從前一年度一周之內提交163000多份申請,到8個半月提交85000份申請,由此可見,經濟危機對美國公司招聘外國員工的影響有多大。
然而到了2013財政年度(即2012年4月開始申請、10月開始工作的名額),高級名額6/7/2012提前用完,普通名額於6/11用完,這也說明,國際學生在美國就業形勢,已經回復到2007財年的情況。
到了2014財年的申請時,截至2013年4月5日,收到的兩類h1b申請數目都超過了名額,所以不再接受新的申請。而且移民局同時表示,無論申請的是普通名額還是高學歷名額,今年的所有h1b申請人,都要抽籤,都存在拿不到h1b簽證的可能性。
擺了這麼多數據,就是想讓大家有個清醒的認識,即:就業形勢大好、找工作容易的時候,往往也是簽證緊張、留不下來的時候。希望同學們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和應急預案。
H1b限制條件下如何找工作?
第一點,當然是能多快就多快,別管什麼專業對口不對口、工作地點是不是在玉米地里,趕緊找到給辦H1b的公司,拿下offer,一旦第一年不行,還可以用OPT延期參加第二年的申請。
第二種方法,去學校、非盈利研究機構工作(non-profit,NFO等類似叫法的機構)。那是另外一個h1b系統,不受任何名額限制。不過既然是非盈利性質的,一般來說工資也沒有什麼競爭力。
第三,申博。很多讀碩的同學會做兩手準備,一邊申博,一邊找工作,一旦工作不成便去讀博士。
拿到H1b之後
H1B好不容易辦下來,拿到手了,OPT變身成功。這六年期間,是不是就一勞永逸了,可算能鬆口氣了?不是。
持有H1B的工作者,如果被公司解聘,是沒有一天的逗留時間的。請注意,連一天都沒有。24小時內必須離境。咱只能祈禱公司能好心提前1個月通知,給咱一個找工作轉H1B到其他公司的時間,否則......這也就是為什麼外國人真的會比美國人吃苦很多,工作狂很多。所以我一直認為美國公司不僱傭外國人,純屬大傻帽。
第一個H1B拿到手是最難的。之後要轉H1B到其他公司就相對簡單了。只要找到下家,願意接著你,提交個申請,在移民局收到收據那天,就可以跳槽去工作了。
只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從學校醫院等非營利性機構辦的H1B,要轉去盈利性的公司企業H1B。
為什麼例外?因為學校醫院等非營利機構,不受H1B的名額和時間限制。如果你的第一份工作是給大學工作,你不用管什麼6萬個名額,你不用管啥時候申請H1B,一切隨便你咋折騰都行。可是,公司企業受名額和時間的限制。簡單說,你要從不受限制型H1B,轉換成受限制H1B,那你就必須受限制。你就要去競爭那6萬5的名額,你就要苦等10月1號這個開始日期。
另外提醒大家,有關於H1b和其他移民身份的問題時,與其問別人,不如自己到官網上查,保證不會有錯誤。官網地址是:http://www.uscis.gov/working-united-states/temporary-workers/h-1b-specialty-occupations-dod-cooperative-research-and-development-project-workers-and-fashion-models
【特別篇:ICC】
2005-2009財政年度之間的H1b名額緊張現象,當然跟美國當時就業形勢很好有關,但是另一方面,ICC(IndianConsulting Company)的出現,應該是更重要的原因。
簡單點說,正規美國公司把申請h1b當成是僱傭外籍員工的方式,但是ICC就等於是黃牛,玩的就是排隊搶票倒賣h1b。ICC跟你簽訂合同,出示各種假材料假證明,幫你拿到工作簽證,然後從你身上剝削很多錢,相當於你出錢用他們的殼幫你辦工作簽證,跟你出高價買黃牛手裡的票類似。
當然,ICC販賣的不僅僅是人在美國的國際學生。2006年,ICC的巨頭wipro和infosys,各自提交了2萬份申請,2007年,更是據說達到了3萬份,把微軟ibmorcale這些辦理h1b visa的美國巨頭們比的很寒磣,而當時他們各自的員工總數,包含2萬人在美國的h1b worker在內,才只有7萬左右!有人統計數字,說這兩個公司給1/3的印度員工都申請了h1b。
美國公司辦理H1-b都很認真,被批准機率非常高,稍微大點的公司都接近100%的成功率,但是這兩個2006年度h1b申請最多的行業巨頭,提交了大批申請占據了h1b申請的位置,最後卻都只有4000多份被申請,批准率只有20%-25%。
2008年的時候,說起ICC,大家基本還是痛恨但是無可奈何。2009年,移民局出手收拾了一小批ICC公司;Satyam,2009年度拿到h1b數目最多的ICC,出了作假帳的醜聞瀕臨倒閉,CEO居然真的上演傳說中的拔腿逃跑的鬧劇;再加上ICC嚴重依靠金融行業,受經濟影響很大,ICC的黃牛行為大為收斂,所以普通名額沒有被哄搶完,也就可以理解了。
之所以要詳細介紹ICC,是因為大家在找(與軟體相關)工作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他們。不相關的專業可以忽略本期後面的內容,期待下期吧~
當你把簡歷發布在網上之後,會接到很多印度人打來的電話,表示提供給你免費的Java或者.NET等軟體語言的培訓,甚至培訓期間還發補助,培訓完成後會把你放到項目上,這些項目6-12個月不等,還給辦H1-b等等一切聽起來很美的福利。這些都是ICC的套路。
在網上調查的時候,有些同學會搜到類似於「這公司是個騙子」一類的說法,因為這些印度人的公司合同上說培訓沒通過的話要收幾千到幾萬美金不等的違約金,但培訓通不通過卻是公司說了算的。
實際上這些公司不會故意fail培訓然後收取違約金,他們的賺錢之道是在你上工之後剝削你的工資。
這類公司針對的是有一定軟體基礎的學生,培訓後為你製作一份有5~7年工作經驗的虛假簡歷,然後將你以「高級」工程師consultant或者其他類別的身份推上別的公司的項目,他們向對方收取高級工程師等級的工資,但只給你發初級工程師的工資。
這種情況下,你可能順利拿到OPT需要的offer甚至H1-b簽證,順便還能在大公司里攢軟體方面的項目經驗;但問題是,因為資歷不夠,很可能達不到項目方要求的水平,而在3個月之內將你踢回去,而你又要重複面試項目的過程,浪費很多時間在找項目上。
很多同學困於找工作的艱辛,不得已屈居ICC內任其宰割。樓主覺得,是否要走這條路要根據自己情況來定,能不去ICC就不要去,如果實在找不到工作又對CS真心感興趣想轉型走這條路的,可以去嘗試。至於拿ICC當跳板滯留美國也是可行的,如果你對自己談判的能力有信心的話,就不用擔心違約金什麼的,畢竟這種公司造假行為一旦被揭發他們就開不下去了,你手上也是有籌碼的。樓主聽說一個中國來的博士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去了ICC培訓,培訓結束後拒不開始找項目,悠哉地帶父母在美國玩了一圈,然後接到一份post-doc的工作就走了,1.5萬美金的違約金一分錢都沒給,公司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
如果對軟體業或ICC一點興趣也沒有,那麼聽到印度口音的人打電話來問你有幾年經驗並跟你說training的事情的話,直接打斷,說自己沒興趣然後掛電話吧。
綠卡
綠卡代表了美國永久居留身份,持有綠卡進入美國時可免去很多簽證和機場入關的麻煩,不怕失業之後H1b馬上到期當天就得回國,也享受幾乎和美國公民同等的福利待遇。
很多同學以拿綠卡為最高目標,但綠卡並不代表美國公民身份,持有綠卡的中國人仍然是中國國籍。綠卡也有限制,例如綠卡持有人每年都要有入境,回中國居住也要向美國報稅。如果要進一步申請美國公民,則申請前5年里要有30個月以上的時間是呆在美國境內的。
在H1B拿到後,就可以申請綠卡了(但必須在公司支持的條件下,有的公司並不sponsor綠卡的申請)。公司是否支持並不是主要問題,留學生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兩個字:排期。
就像H1b每年都有名額限制一樣,綠卡的名額也有限制,因為申請移民美國的中國人每年都有太多了,美國政府不會允許中國人潮水一樣地湧進美國。所以每年的移民名額用完之後,剩下的人就要排到下一年去,你要等到在你前面提出的申請都處理完後,才輪得到你。
別的國家快,比如印尼泰國等小國家,幾個月就搞定。但對於中國這個泱泱大國,一排隊就沒頭了,一般是要排個幾年的。所以,我會建議,直到找到一個你特別滿意的公司和職位,願意踏實在那裡待7-8年,否則申請綠卡的意義也不大。
綠卡辦理流程
讓公司給sponsor綠卡時,如果有advanced degree(碩士或者博士),或者是本科+五年相關工作經驗,可以申請EB2,employmentbased 2nd preference,俗稱第二類優先;如果本科或者沒有本科學位的,工作經驗也不符合,就得走EB3,employment based 3rd preference。
要辦理eb2 or eb3拿綠卡,首先公司得證明job market上沒有滿足公司要求的美國人或者綠卡持有者(即永久居民),這個過程叫laborcertification,簡稱LC。公司即使已經雇用你了,即使你也用h1b工作了一段時間甚至幾年了,還是要重新打廣告來招人。然後公司把收到的簡歷進行篩選,原則上要走一遍招人的程序,結果得是沒有美國人或者永久居民滿足公司的jobrequirement才行。
現在基本上LC這一步,時間在一年左右。LC被批准之後,就進入第二步,提交140表,一般也需要一年。140一旦提交,你就算是明確的留了移民傾向的記錄了,此後任何文件里,你都被當做是正式提交過移民申請來處理;如果你這個時候失業,要轉F或者其他任何不允許移民傾向的簽證,可能性趨近於零,或者說default decision就是悲劇。至於失業回國,想通過F再出來,基本也是沒門。
如果你是只是辦理LC甚至被批准了,今後被問到是否提交過移民申請,都回答No。理論上,你fileLC申請,就留下了可查記錄,但是這個是你跟department of labor(美國勞工部)來申請的,而不是USCIS(美國移民局),而這兩個部門是獨立的,所以你可以打馬虎眼混過。但是如果你有什麼特殊的地方,被深度check,那就不好說了。
LC和140都批准,一般得花兩年時間,這個也相當於買到了去月球的飛船票,下一步就是登船,也就是提交485表,adjustment of status,然後綠卡就到手了。但是485提交之後,要等幾年才能綠卡到手,這個就說不準了。原因就是要等排在你前面的人的綠卡都拿到手了,才輪到你。
485提交以後等綠卡,如果排期到了,目前的處理速度還是很快的,一般3-5個月就拿到綠卡了。
博士畢業後去當老師做科研的人,可以不用經過LC直接提交140申請。發論文多的,還可以走eb1傑出科研人才申請,綠卡速度會更快。記得我有一個學計算機的中國朋友辦到綠卡了,我問他咋弄的,對方笑答:「灌水唄」。起初以為人家開玩笑,上網一查,要想搞個「傑出人才」神馬的,還真得灌水。只要在規定的刊物上發一定數量的文章,或者參與寫個書,要麼當個評委之類,等等。移民局列出了清單,你只要符合其中三項就可以。而其中比較好做的,就是灌水,狂寫文章,到處發表。灌水夠量後,找個精明的律師,給你一包裝,爭取到傑出人才簽證,也不是不可能的。
如果排期期間換工作,那麼要重新走一遍程序,不過排期還可以用原來的,不用重新排隊。
近期,歐巴馬政府正在積極推進移民法改革,如果成功,很可能高等學歷的人將不必苦等漫長的排期而直接獲得綠卡申請。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Read more...

2016年2月13日 星期六

Nice English Slang

1. steal the show 搶鋒頭
steal the show也可以用steal the thunder代替,不過steal the thunder除了搶鋒頭的意思外,還有竊取他人創意或點子的意思。
Taylor Swift totally stole the show when she showed up at my birthday party.(泰勒絲一出現在我的生日派對上就把鋒頭都搶走了。)
It is really unethical to steal the thunder from someone else.(竊取他人的創意很不道德。)
2. go nuts 要瘋了
工作忙到要瘋了!那個爛消息真是讓人要瘋了!以上的情境都很適合使用,而除了go nuts外也可以用go crazy。
After two days of nonstop working, our crew members went nuts.(經過兩天沒日沒夜的工作,組員們都快瘋了。)
3. suck it up 忍著點
工作不順利、期末考難熬?suck it up 就是在鼓勵人忍著點並撐過難關。
I know the finals are tough, but you just have to suck it up and deal with it.(我知道期末考很不容易,但你就忍著點撐過去吧。)
4. slap in the face 打臉
「打臉」一詞雖然很早就有了,但是也是因為ptt才流行起來的。意思是找出別人錯認的事實而使之丟臉出糗。
The mayor promised that he will finish his term, so it was a slap in the face when he announced to run for president.(市長在宣布要競選總統後完全打了自己的臉,因為他曾承諾會做滿任期。)
5. flattering photo 照騙
你是否常常在臉書上看到這樣的對話?路人甲:「天哪,好正喔!」本人:「沒啦,這是照騙而已~」
There are lots of tutorials on the Internet that teach you how to take a flattering photo of yourself.(網路上有很多教學會教你怎麼拍出自己的照騙。)
當本人比照片好看時,可以用The picture/photo doesn’t flatter you
6. for dummies 懶人包
for dummies 平常不會單獨使用,通常前面都會接一個主題,像是English for dummies、Pregnancy for dummies 等等。這個詞源自於Hungry Minds公司出版的自學或教學參考書籍,而第一本for dummies是在1991年11月出版的DOS for dummies。此系列的特色就是深入淺出,善於用圖表介紹該領域知識,與懶人包的特性相符。
If you want to study abroad, you can start by reading articles such as “Studying Abroad for Dummies."(如果你想要出國留學,可以從閱讀留學懶人包下手。)
7. get worse 每況愈下
worse是bad的比較級,有更壞的、更差、更糟、惡化的意思。getting worse則是越來越差、每況愈下。
His health condition is getting worse.(他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
8. you’re so full of yourself 你少臭美了
身邊的人如果太自滿、自我感覺過於良好時,就可以用用這句話來壓壓他。除了you’re so full of yourself也可以用don’t be a smug。
A: I am a really nice boyfriend, right?(A:我是一個超棒的男友吧?)
B: You’re so full of yourself. / Don’t be a smug.(B:你少臭美了!)
9. caring/considerate guy 暖男
在這要特別強調,暖男的英文不是hot man!暖男的特色通常是體貼、顧家、會做飯、懂得照顧女朋友或老婆,總之是帶給人溫暖的男性。所以用英文來描述的話,可以用caring或considerate來形容這位男性。
Does being a caring guy mean that I can finally get a girlfriend?(當一個暖男可以讓我交到女朋友嗎?)
10. get up on the wrong side of the bed 起床氣
這是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行為突然令人無法接受或脾氣突然變得很差,和中文的「起床氣」有異曲同工之妙。
A: What’s wrong with her? She looks so mean today.(A:她怎麼了?今天看起來凶神惡煞。)
B: Maybe she got up on the wrong side of the bed today.(B:或許是她起床氣還沒消吧。)
11. hang in there 撐著點、加油
雖然hang有掛著的意思,但hang in there絕對不是掛在那裡的意思!當覺得朋友快不行、稱不下去的時候,就告訴他hang in there吧。
Don’t give up just yet, hang in there!(不要放棄,撐著點!)
12. fat nerd 肥宅
「肥宅」是ptt的流行用語之一,在2014年突然開始大量流行,意思就是很肥的宅男。相關流行用語「魯蛇」則是在2013年就出現了,一直到現在這兩個詞仍相當常見。魯蛇的英文是什麼應該不用多說了吧,就是loser的音譯。
I think calling people fat nerds is a type of bullying.(我認為叫別人肥宅是一種霸凌。)
有肥宅當然就有瘦宅,瘦宅的英文想必大家也都猜到了吧?沒錯,就是skinny nerd。
13. at a loss for words 詞窮
什麼時候會詞窮呢?緊張的時候還是嚇到的時候?想必大家都有類似的經驗,at a loss for words 就是適合這時候使用,也可以用run out of words。
I was at a loss for words when that hot guy invited me to dance with him.(當小鮮肉邀請我一起跳舞時,我整個人詞窮了。)
14. negative energy 負能量
最近在臉書上紅起來的粉絲專頁每天來點負能量大家看了嗎?負能量的英文可以用negative energy,而和負能量相反的就是正能量(positive energy)。
Don’t let other people’s negative energy bring you down.(不要被其他人的負能量擊垮。)
You should surround yourself with positive energy.(你應該讓自己處在充滿正能量的環境。)
15. all the rage 這東西很夯
最近最夯的話題是什麼呢?什麼東西最流行?all the rage可以形容某樣東西很搶手、很夯、正當道。
A: Have you ever used VoiceTube to learn English?(A:你有用 VoiceTube 來學英文過嗎?)
B: Are you kidding me? It’s all the rage nowadays.(B:廢話,這東西現在正夯耶!)
16. looking out for number one 強出頭
大家身旁是不是都有一些熱心的朋友,但有時如果熱心過了頭就沒那麼討喜、有點強出頭了。
Some people feel like they have to look out for number one.(有些人就是喜歡強出頭。)
17. keep a low profile 低調
如果是形容一個人很低調,我們就可以用keep a low profile。但如果是要講某個事件是低調的,會用low-key來形容。
Jolin Tsai likes to keep a low profile, so she barely shows up on TV.(蔡依林喜歡保持低調,所以她很少上電視。)
I told my boss that I was sick, so this party is a really low-key event.(我跟老闆請病假,所以這場派對辦得相當低調。)
18. funny crap 廢到笑
何謂廢到笑?就是看到真的很廢的東西,但就是會莫名戳中笑點!crap本身有屎、垃圾的意思,也就是廢物。只要在YouTube上面搜尋funny crap,你一定會對這個詞有深刻的體悟。
There are lots of funny crap on YouTube .(YouTube 裡面有很多廢到笑的影片。)
19. nail it 搞定、做得好
nail it和釘釘子沒有關係唷!nail it有做得好、幹的漂亮的意思,相似詞還有kill it。
I really loved your pitch. You totally nailed it!(我超愛你的簡報,幹得好!)
20. get out of here 少來了
Get out of here不一定是滾開的意思,也可以用來表示驚訝。表示驚訝時的就類似中文口語的「真的假的」、「少來了」、「別開玩笑了」。所以另外一種說法就是You’ve got to be kidding me。
Get out of here! How can you not see the huge sign that said“Danger”?(少來了,你怎麼可能沒看到那個巨大的「危險」標示?)

21. stunned 傻眼、驚呆了
你是否也看過網路上一些文章的標題寫著「XXX讓13億人都驚呆了」?驚呆了雖然和傻眼有相似的意思,但表達上更為強烈,故很適合用在行銷上。除了stunned外,還可以用dumbfounded或flabbergasted。
Everyone was stunned when Johnny announced he had a 9-year-old daughter.(當強尼宣布他有一個九歲女兒時,大家都驚呆了。)
22. that’s ridiculous 太瞎了
你是不是也常常覺得什麼事情很「瞎」?昨天那部電影真的是太瞎了!他這個人怎麼這麼瞎!這些或許都是你平常心中的一些OS對吧?
You say you have over 2,000 friends on Facebook? That’s ridiculous! It’s not like you’re famous.(你說你有超過2,000個臉書好友?太瞎了吧!你又不是什麼名人。)
23. don’t jinx it 不要烏鴉嘴
jinx作為名詞時有掃把興、厄運等不祥的事情,而在此作為動詞的意思是使倒楣。所以don’t jinx it 有不要觸人霉頭,也就是口語上的不要烏鴉嘴。
A: I think the plane might crash.(A:感覺會墜機。)
B: Don’t jinx it! We’re going to have a safe flight.(B:不要烏鴉嘴!我們會平安地飛到目的地。)
24. get more bang for the buck 划算
bang本為狀聲詞,指的是碰的巨響,引伸為火力、武器的意思,而buck為一美元。這個說法源於美國國防部用了相同造價,但獲得火力更強的武器,也就是高CP值、很划算的意思。
That was a really good deal! I think I got more bang for my buck.(那真是一筆好買賣,我覺得超划算的。)
25. let it go 看開點、讓它去吧
自冰雪奇緣出來後,let it go就變得相當熱門的詞彙了。當一切都不順利的時候,有時候或許let it go會比較自在。在此送上歌曲讓大家聽聽吧!
Read more...

2016年2月10日 星期三

NYC ID

來到紐約必申請的好卡 - NYC ID
重點是免申請費喔!!



找了間離Columbia 最近的申請地點預約:
從116th st 校門口走過去 15 分鐘。


IDNYC Northern Manhattan Center
530 West 135th Street
New York, NY 10031
(at W 135th St and Broadway)
Mon, Tue, Wed, Thu, Fri: 8:30am – 5:00pm
This center will be closed permanently as of Friday February 19, 2016 

禮拜五申請的,下週一就到了,十分迅速。

申請要準備的東西:

  1. 護照
  2. 地址證明
  3. 筆跟橡皮擦
  4. 整理好的儀容(會現場拍照)

卡照:





用途:

可以用此卡代替護照。領郵局包裹或是參加免錢的聚會,會很實用!








Read more...

2016年1月27日 星期三

花旗全球速匯

這篇主要說明一下怎麼把台灣的錢 免匯費 匯到美國

出國前:

  1. 找一個有美國花旗checking帳號的朋友
  2. skype點數99元
接著,去台灣花旗的任一分行:
  1. 開臺幣及美金帳戶跟網銀
  2. 申請花旗全球速匯,推廣期間免匯費。
  3. 設定你朋友的帳戶為第一筆約定帳戶(此步很重要,之後,你在美國開好美國花旗帳戶後,才有辦法用郵寄的方式,設定自己的美國花旗帳戶為約定帳戶)
  4. 寫好郵寄設定帳戶申請書,含郵資+信封,帳號欄空著。
  5. 打花旗客服(0800-012-345),要W8+W9表格,請他寄到你EMail,一樣填好,含郵資+信封。(這是換聯絡電話成美國手機要用的。P.S.美國寄台灣要14天)
出國後:
  1. 開美國花旗帳戶,在全球速匯設定申請書上,請家人填上美國帳號,寄出全球速匯設定申請書。
  2. 用skype打台灣花旗客服(+886-800-012-345),把聯絡電話換成美國手機,照會約定帳戶會用到。
  3. 請家人填完並寄出W8表格。聯絡電話換成美國手機,金管會要備查的。

恭喜,之後就等台灣花旗打電話跟你照會囉。照會完一天後,網銀上就會把約定美國花旗的帳戶建起來。之後,就請家人轉錢到你台灣花旗的台幣帳戶,你自己就可以在網銀上操作,匯錢到美國花旗的帳戶了,推廣期間免匯費。

小語:skype打免付費電話超好用,美國花旗有問題也是用他們的客服(+1-888-248-4266)問最快。

Read more...

2016年1月12日 星期二

Jan/10/2016 台北 <-> 紐約Jfk機場 <-> 哥大 TPE <-> New York JFK airport <-> Columbia University



Jan/10/2016 第一次離開台灣到美國紐約,第一次坐十三小時的飛機,才知道原來遇到亂流,遇到亂流,搖晃的程度比地震還嚴重,西洋棋遊戲寫得滿好的,現在略懂XD














先來說說行李:
  • 隨身行李:
  1. 隨身行李可以兩件,只要尺寸小於登機箱,可以一個放在上面行李艙,一個放在前座椅子下。
  2. 行動電源,電池,筆電相關都放在這邊。
  3. 最推薦一個登機箱+一個後背包內裝重要物品腰包
  4. 帶一本書
  5. 有拉鍊口袋的外套
  6. 防竊腰包裝錢
  • 托運行李
  1. 湯湯水水的放這邊。
  2. 刀具,充電刮鬍刀可放。
  3. 衣物真空壓縮袋,妙潔PE夾練袋。
  4. 推薦 29" Legend Walker 6700 行李箱,裝滿大約就是23 kg

過安檢的時候,可以拿三個藍子,
  1. 一個放筆電相關
  2. 一個放重要物品腰包
  3. 一個放後背包+外套

然後再來就是發牢騷了,因為以為new york JFK airport 有 free wifi, 就沒辦漫遊,只買了Skype 的網路電話點數就出發了。晚上9點,9pm 下飛機後,排海關跟安檢,排到10:30pm 取行李。

  1. 行李分配指示不明,害我找好久。最後問到,Eva airways baggage is at baggage claim # 4
  2. 除非是美國公民,其他都去 visitor 的 channel 排隊
  3. 排隊的時候帶本書,應該可以唸好念滿。
  4. 行李車要錢。
  5. 大概是趕下班吧,沒人的行李被要求過x光。

But
JFK 並沒有free wifi
所以一下飛機之後就是處於完全失聯的狀況,慘。因為要運行李到Columbia dormitory,出發前就訂了 SuperShuttle  JFK airport <-> Jazz on Park Hostel。 總共 21 USD + 41 USD 。但殊不知,便宜的價格就會對應到它應有的價值。

  • SuperShuttle 
  1. 它是一個24小時從機場到旅館或住家共乘的服務,在welcome center dial 29。
  2. 我訂了最便宜的package,是十人共乘的廂型車 (Van),21 USD
  3. 因為是十人共乘,我從11:07pm check in,一直等到 12:30 am 才上車
  4. 因為是十人共乘,要配送每個人到指定地點,乘車時間大約會多一倍
  5. 下次有必要載運行李的話,應該會找一個人共乘直達的taxi,約 30 USD

  • Jazz on Park Hostel
  1. 價格便宜,離Columbia Univ 20 分鐘走路路程,two people mixed room 稅後 41 USD /per person。
  2. 跟其他hostel一樣,有置物櫃跟行李房,自己帶箱鎖跟鍊鎖。
  3. 24H front desk
  4. 沒有電梯,要自己搬行李上樓。




恩,所以被supershuttle 折騰到 2:30 am 才到 Jazz on park Hostel。

1/11 8:40 am 從Jazz on Park Hostel check out,拖著 45 kg 的行李走到Columbia的宿舍。
好險室友剛好在宿舍來接風,我才有辦法現在在Columbia 裡面用wifi 打這篇。











Read more...